温州产业转型“风光”无限

本报讯 (记者 黄还春) 产业转型路,“风”“光”无限好。记者昨日从有关职能部门获悉,随着三大风力发电厂建设的启动,以及多家风电设备配套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,我市将着手规划建设风电配套产业基地;同时,太阳能项目也在加紧开发之中。

  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,风电产业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良好的环保效益。根据规划,我国明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,风电装机和在建项目的市场份额高达1200亿元。作为全国14个富风区之一,我市目前建成发电的只有鹤顶山风力发电场,此外启动建设了苍南霞关、洞头、皇帝坪等三大风电场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市风电总装机容量将争取达到10万千瓦左右。

  为了抢占风电产业的制高点,位于乐清的华仪集团,在2002年开始从事风电设备研发。去年,华仪自主研发了78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,形成了年产300台的生产能力。去年9月,华仪三台780千瓦风电机组出口智利,实现我国风机整机出口零的突破。今年7月31日,华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1.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顺利下线,标志着华仪跻身国内风机先进制造商的行列。

  位于瑞安的通力减速机,近年来致力于风电齿轮箱技术研发。这项技术是风能市场目前最大的扩能瓶颈,国内具有自主齿轮箱生产能力的企业仅三家。近期公司在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,风电齿轮箱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,试制工作已经完成。据悉,公司的生产订单目前已经安排到明年了。

  华仪和通力的异军突起,使我市风电产业链条雏形初现。据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以华仪为龙头,结合瑞安的齿轮箱生产企业、乐清的玻璃钢、电缆生产企业等,温州已经具备打造风力发电机产业链的基础条件,我市将积极培育这个新兴产业,使之成长壮大。

  随着新能源领域广受青睐,温州民营企业还把目光瞄准了太阳能领域。去年5月,正泰集团宣布进军太阳能产业,投资2000多万美元,从事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去年底,正泰又斥资1.2亿欧元,在西班牙投资建设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。就在上个月,华仪集团也正式进军太阳能领域,与一家美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,研发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。

  这仿佛是“冬天里的一把火”。

  在经济形势遭遇“寒流”的今天,温州民企在风能、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迈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,并有望借此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,先人一步、快人一拍的意识。

  温州经济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“大考”。今年以来,我市经济在外需减弱、要素趋紧、成本上升等多重困难中继续保持平稳发展,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,资源要素制约加剧,节能减排压力很大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,省委在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提出,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核心在于,转变发展方式,加快转型升级。

  在市场竞争活动中,“快”是一大特点。谁先投入市场,谁就掌握了主动权。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如此。试想,如果不是早在六年前就“转身”扎进风能开发领域,华仪能占领风机制造的制高点?如果没有连续多年不求回报的坚持研发,通力能够填补齿轮箱生产的空白?

  当前,我市有关职能部门在产业链条雏形初现的情况下,提出要加快建设配套产业基地,正是“快”的意识的体现。在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规模的阶段,我们尽快整合新兴的产业链条,因势利导,顺势而为,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极具竞争性的产业优势。这一生动的实践,给出了应对当前困难和挑战的答案——早一步实现转型升级,才能早一步摆脱迎面而来的压力;早一步实现转型升级,才有望在“洗牌”后站稳脚跟、重振雄风。

  转型的路途虽然辛劳困苦,但只要先人一步找准了方向,就一定能酝酿出来年怒放的鲜花、累累的硕果。冬天已经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

HOME
SMS
MAP
JOIN